省媒报道||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国企改革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1浏览量:0

深化改革驱动服务升级,打造高原区域市场新高地

——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国企改革发展路径

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股交中心”)作为青海唯一一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主导”为经营主线,坚持“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并重”发展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践行生动实践。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坚固基石,青海股交中心以企业分层分类管理为框架,以特色板块为支撑,为省内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基础服务;以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为主线,为省内企业提供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孵化服务;以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综合施策平台为己任,长期致力于为省内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先后成立青海股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海财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国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青海省产权拍卖有限公司等,为省内企业提供行业研究、企业改制、战略规划及并购重组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获得“青海省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金融繁荣活力奖”“全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发展奖”“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AAA级机构”“青海省中小企业服务业务奖”等,青海区域股权市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被认定为青海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党建引领强赋能 凝心聚力促发展

青海股交中心聚焦初心使命,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建进章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运用学习强国、培训班、读书会、专题专栏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入脑入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股交中心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动态优化完善并规范执行党组织议事规则、党组织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深化国企改革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的要求,严格落实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开展周、月例会、季度、年度推进会,及时销号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党建业务紧密融合;健全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机制,明确基层党支部职责、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完善考评机制,开展专项督察,不断增强队伍内生动力,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组织保证,锻造干部队伍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及后备人才培养建设。

自2020年起,青海股交中心连续5年开展“一本书一堂课”学习教育,以书为媒,以课为径,引导干部职工在书香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5年来,支部共组织开展162期,平均每周1期,读书分享188本,讲授课程162次,员工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沟通表达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学习标兵和业务骨干,为支部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分类细化优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标准和渠道,不断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近年来,9名员工通过竞聘上岗走上部门管理岗位,面向市场化选聘1名职业经理人和14名专业人才。

青海股交中心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日常工作始终,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节前警示教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及专项(常规)监督检查等方式,强化全员纪律意识。建立健全整改责任体系,注重“当下改”和“长久立”相贯通,充分发挥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层层压实压紧主体责任,构建起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化基础治理,筑牢改革发展根基。青海股交中心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牵引,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配齐建强,战略引领与风险防控职能显著增强;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经营管理活力有效激发。内部管控体系持续升级,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为各项业务的合规、高效、稳健运行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确保服务方向始终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影响力,青海股交中心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持续增强。

服务能级跨越提升  培育孵化体系日益完善

根据《青海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高原红”行动方案(2024年—2028年)》文件“全力打造了属地化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基地和企业上市培育孵化基地,努力培育市场主体及参与活跃度”的要求,为持续做好企业培育孵化,青海股交中心通过走访省内各市州县、各大园区入驻企业,为其提供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解读、公司治理、财务顾问、内控规范、政策咨询等服务,不断提高挂牌展示企业数量及服务质量。截止目前,挂牌企业数量达到483家,深度挖掘培育孵化企业15家。    

青海股交中心打造“青字招牌”特色板块,深度对接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战略,精心培育并持续优化设立了“青海科创板”“专精特新板”“高原企业成长板”“企业交易板”等,为省内优质企业提供精准的展示、融资、培育服务,集聚效应显著,挂牌展示企业质量稳步提升。在原有可转换债券融资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丰富市场融资产品和服务,发挥基金和保理融资的专业能力,在保障项目资金的应用和流转安全、有效、持续的前提下,帮助省内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滴灌。基金投资方面,围绕产业“四地”建设,发起设立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科创基金、农村集体基金、流通商贸领域基金等;保理方面,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面向中小微企业提高投资授信额度。自设立以来,通过债券、基金、保理等方式,成功助力63家省内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34.4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实施相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56号),2021年以来,青海股交中心配合省银保监部门完成地方商业银行的股权规范管理工作,组织修订完善托管业务管理制度,升级托管信息技术系统,顺利完成股权托管工作。截至目前,完成33家农商行系统及青海银行股权登记托管,托管规模76.14亿元,提升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管理合规性。

构建区域综合服务生态  解决企业重组及遗留问题

依托地方商业银行股权托管经验与本地化优势,青海股交中心以登记结算、法律、信息系统等专业人员组成工作团队,立足登记托管核心功能,全面参与破产重整工作,创新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手段,打造青海区域性市场综合服务体系。2022年,成功参与青海省某大型国有企业破产重整,完成4家转股债权人持股平台设立,涉及托管债权人163人,债转股金额43.27亿元。2024年,成功担任省内盐湖企业破产重整案普通合伙人,设立19个债权人持股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托管债转股权益规模达87.54亿元,为区域金融风险化解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中心服务团队的专业力量,青海股交中心深化与省内头部券商、会所、律所的合作,为挂牌企业提供涵盖规范治理、财务顾问、融资对接、上市辅导等在内的全链条、陪伴式、公益性服务,打造全方位个性化服务。3年来,青海股交中心组织企业路演10场,召开融资对接会26场,开展企业培训21场,开展企业宣传展示47期,开展企业食品展播7期,惠及企业2546家,有效发挥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青海股交中心紧跟区域性股权市场数字化赋能创新发展的契机,中心顺利完成区块链、赋能平台、核心系统以及官网数据的迁移上线任务,创新驱动拓宽服务场景。根据工信部和中国证监会关于在区域股权市场建设“专精特新”专板的通知要求,自主开发青海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精选库信息化系统。截至目前,资源库入库370家,上市后备库29家,融资项目库42家。同时,依托“区域股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业务,该平台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青海股权交易中心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青海股权交易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数字档案、深入推进链上应用建设、推动业务智能合约开发等,为各类业务办理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独木难成林,合作才能促共赢。青海股交中心不断推动区域协同深化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与兄弟区域股权市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积极对接引入外部优质金融资源与投资机构,为青海企业链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年以来,组织业务骨干分批次前往重庆、武汉、上海、湖南等5地开展“区域股权市场能力提升”活动。

青海股交中心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核心定位,不断提升市场功能、优化服务供给、强化风险防控、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服务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更为坚实的资本力量。



(来源:西海都市报客户端)